北京早餐的小吃,稱為“早點”,可說是獨具特色的。熱飲有:豆?jié){,面茶,油茶,茶湯,藕粉,百合粉,杏仁茶,蓮子粥,核桃酪,紅豆粥,大麥粥,油炒面,豆腐腦等,這些姑且不談。單說“炸貨”一類,也可謂品種繁多。
炸油條,俗稱“炸果子”,老北京人管它叫“油炸鬼”。油條分兩種:一種是炸成較細的橢圓形圈狀的油條;另一種炸成一根很粗的油條,俗稱“棒錘果子”。
炸焦圈,是用油和面炸成小形正圓形狀的焦脆小食品。焦圈可以夾在白馬蹄或紅馬蹄燒餅里吃,也可以在喝豆汁時,當做佐飲的小菜食用。
大薄脆,天津方言叫“鍋篦兒”。也是一種油炸的食品,其質(zhì)薄如紙而且焦脆,故名“薄脆”。它與焦圈的性質(zhì)類似,而形狀不同,可以夾在火燒、燒餅內(nèi)食用,也可以就熱豆汁吃。
炸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用糯米面包入豆沙糖餡,過油炸熟;一種是以糯米面不包餡用油炸,外撒白糖粉。
40年代末,東城王府井大街南口路東的一個弄堂口,由一家廣東人制做的“奶油炸糕”,在糯米面中放入鮮奶油及香草精,吃起來香甜可口,帶有西餐蘋果排和菠蘿布丁的味道。至今,東安市場內(nèi),尚保留“奶油炸糕”這一具有特殊風(fēng)味的小吃品種。
炸麻花,用軟面拌成麻繩狀的花樣,然后過油炸焦。炸麻花分大小兩種,有的在制做時還醮些芝麻,更增添了麻花的香味。
炸排叉,是把軟面和成之后,用趕面杖把它趕得菲薄,再拌成花樣,放入熱油鍋中,這種炸貨在出售糕點的鋪子也可以買到。
炸三角,炸悶子是正陽門大街“都一處”的拿手杰作,它是把預(yù)先做好的涼粉及調(diào)味佐料,包在面皮之下,再捏成三角形或餃子的形狀,過油炸焦,而外焦里嫩,其味極佳。
炸回頭,也是當年北京地方風(fēng)味的小吃,它類似江蘇的炸春卷,里面有韭黃、肉餡之類,味道鮮美,只是形狀不是直筒形而是蜷曲狀,故名“炸回頭”。
清真飯莊“東來順”的炸羊尾、炸卷果等甜食,也是別具風(fēng)味的。而北京人每逢過春節(jié)或正月十五,差不多家家戶戶都要炸年糕、炸元宵,人們看到這些油炸的食品,就會自然而然感到年節(jié)的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