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心血之作《唐山大地震》即將于7月22日公映,該片在此前的北京多場試片中已廣獲好評,觀眾無不被感動,有人甚至哭掉大半包紙巾。昨日,片方在滬組織了一場院線經(jīng)理等業(yè)內(nèi)人士的看片會,前去觀片的業(yè)內(nèi)人士都對影片表達了全方位認可。
記者了解到,由于觀影人數(shù)較多,不少人都是站在過道上看完全片的,而且在影片放映結(jié)束后,所有觀眾都自發(fā)鼓掌,這樣的場面實屬罕見。上海聯(lián)和院線副總吳鶴滬接受采訪時坦言:“《唐山大地震》的確是感人肺腑的一部好片,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紅腫的,男人也不例外。 ”
三分之二時間在流淚
《唐山大地震》在此前的試片中釋放的“催淚彈”威力堪稱強大,幾乎無人不被“擊中”。但也有人想接受淚水的挑戰(zhàn),上海又一城今典世紀影院的觀眾陳小姐表示,自己原本是抱著和馮導(dǎo)“較勁”的心態(tài)去看片的,“之前想看看自己的眼淚能忍多久,但根本忍不住,兩個多小時的片子完全身臨其境,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哭。 ”吳鶴滬也用“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來評價整部電影的放映效果:“特效真實,情節(jié)感人,編劇功不可沒。 ”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片中的催淚細節(jié)眾多,無論是地震的慘烈景象還是母親選擇救弟弟放棄姐姐,以及到最后的母女相認,母親跪地向女兒道歉……感人的情節(jié)幾乎沒有間斷。陳小姐表示:“盡管之間也有穿插馮小剛式的冷幽默,但剛剛感覺到些許輕松又會被拉進一個新的沉重畫面。 ”
溫暖感遠超殘酷感
“23秒,32年”是影片的宣傳語,而片中“23秒”的地震場面也著實讓人震撼,慘烈的畫面更是讓人揪心。但吳鶴滬表示,電影中的畫面只不過表現(xiàn)了當時地震時的真實場景,慘烈和殘酷都是必然的。但馮小剛此前已強調(diào),“觀眾哭后一定不會絕望,一定是溫暖的。 ”在昨天的試片會上,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大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的肯定,幾乎所有人都被“32年”的親情糾葛所打動。又一城今典世紀影院的觀眾顧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在看完電影后心里浮現(xiàn)出了幸福感和溫馨感,“看完片子后,回家就很想抱抱自己的母親。 ”這和馮小剛說的“不少人看后都想回家抱抱孩子”的說法不謀而合。永華影城的市場經(jīng)理李蘭也感同身受:“我一開始也特別糾結(jié),怕悲傷,也怕看到那些痛苦的畫面,但到最后感覺沒那么壓抑,真的是很溫暖向上的。 ”
采訪中,大家都對片中的幾位主演“贊不絕口”,比如徐帆飾演的母親戲份貫穿影片始終,糾結(jié)的母愛成為了重磅催淚彈;老戲骨陳道明在片中的父親形象也很受認可,他和藹可親,善解人意,給人一種是影片主心骨的感覺;而“女兒”張靜初在片尾簡短具有爆發(fā)力的演出,也得到了眾人的贊許。
植入廣告被指不妥
近幾年,中國電影營銷日趨成熟,電影植入廣告已屢見不鮮,像《非誠勿擾》、《杜拉拉升職記》等都市片更是憑借植入廣告節(jié)省了很大成本。但可惜的是,國產(chǎn)片植入廣告明顯在起步階段,觀眾看后大都不買賬,認為“廣告”痕跡太重。
《唐山大地震》雖然是災(zāi)難片,但片中仍不乏植入廣告。比如徐帆和兒子兒媳一起吃火鍋時喝的酒是 “劍南春”,該品牌在片中還有另外兩次“出鏡”機會,都比較顯眼,不少觀眾原本沉浸在悲傷氛圍中,但看到品牌時也不免一笑。此外,李晨外出闖蕩回唐山后,穿的是Kappa羽絨服,開的是寶馬轎車。而養(yǎng)母陳瑾臨終前給女兒張靜初留下了一個存折,鏡頭也給了工商銀行的特寫。吳鶴滬認為,植入式廣告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但在這部題材如此沉重的影片中刻意出現(xiàn),還是有些不妥。記者 于音 實習(xí)生 舒曉程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