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臺灣高中教師團體“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xié)會”呼吁教育主管部門暫停執(zhí)行一項縮減語文授課時間、降低文言文比例的高中課程綱要。詩人余光中表示,中文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臺灣應該愛護的資產;語文教育如有偏差,無異于剝奪年輕一代的文化繼承權,這是非常嚴重的事。 中新社發(fā) 劉舒凌 攝
|
中新社臺北五月九日電(記者 劉舒凌 陳立宇)臺灣高中教師團體“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xié)會”九日于此間呼吁教育主管部門暫停執(zhí)行一項縮減語文授課時間、降低文言文比例的高中課程綱要。教師還希望,將使用多年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由選修恢復為必修。
詩人余光中當天表示,中文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臺灣應該愛護的資產;語文教育如有偏差,無異于剝奪年輕一代的文化繼承權,這是非常嚴重的事。
近日在臺灣引發(fā)討論的“九八課綱”系《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的簡稱,是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自一九九八年以來第三次修改的課程綱要,將于二00九年八月實施。
根據新綱要,高中語文課每周減為四節(jié),文言文比率從六成五減至四成五,原列必修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只留《論語》、《孟子》部分章節(jié)提供選修。這項新課綱,也被認為是滲透了“去中國化”思維的教育政策。
主要由建國中學、中山女高等臺灣名校老師組成的“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xié)會”九日邀集學者曾志朗、王開府、周祝瑛、“立委”洪秀柱與基層老師,共同座談語文教育的核心目標、當前困境和愿景。
中山女中語文老師段心儀描述,臺灣教改十年,小學語文課時數從十小時減少至五小時,初中、高中從六小時減至四小時,幾近“腰斬”。二00六年臺灣初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首次加考作文,三十一萬名考生中,約八萬多人得分為零至三級分(滿分六級分),這部分學生的作文出現“錯字連篇、詞不達意、篇章結構薄弱”等情形。
段心儀認為高中應是文化學習的深化階段。但她閱卷時發(fā)現,中學生作文中正體現出深層人文教育的缺失;如同學在文章中寫道“爸媽服務不一定好,有時太過了,但體諒他們的辛苦”,“如果老師罵你,應虛心接受,不要以德報怨”等,價值觀已出現偏差。
段心儀說,語文教育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和核心內容,但臺灣教育政策生澀、多變,對學生學習影響巨大。
她代表該團體老師提出建議,未來教育政策將《論語》、《孟子》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恢復為必修課程,因為這些經典“正是品格教育的最佳教材”。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世界各地都進行教育改革,并視語文為所有學習的基礎;臺灣語文教育的不足,還不只增加每周課程時數的問題,學校、家長應該努力推動小孩多元閱讀、讓各科目協(xié)助配合語文學習。(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