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寫游錫堃散播嘿嘿嘿事件 呂秀蓮致電澄清致歉——中新網(wǎng)

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誤寫游錫堃散播嘿嘿嘿事件 呂秀蓮致電澄清致歉
      2009年04月08日 16:4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wǎng)4月8日電 據(jù)臺灣“今日新聞”報道,呂秀蓮8日召開記者會,原本是要求臺灣《新新聞》周刊在5天內(nèi)針對8年前“嘿嘿嘿”新聞登報道歉,不過在記者會外所發(fā)送的數(shù)據(jù)中,卻意外出現(xiàn)“真正傳播緋聞的人,竟然是‘總統(tǒng)府’身邊幕僚,包括前‘秘書長’游錫堃”等字樣,呂秀蓮實時強調(diào)文字內(nèi)容是誤植,隨后并特別親自致電游錫堃,向他說明事件原委。

        呂秀蓮辦公室表示,相關文字是引述《新新聞》的文字,并非指幕后是游錫堃主導,同時,呂秀蓮也親自致電游錫堃說明。

        呂秀蓮在得知有這段文字后,一時之間感到錯愕,連說好幾聲“我不清楚”,最后呂秀蓮說,“我鄭重澄清,這不代表我個人意見,應該是誤用了別人的稿子”,意外成為記者會的插曲。

        對于自己的新聞稿中居然出現(xiàn)游錫堃的名字,呂秀蓮十分錯愕,“我不清楚,我不知道答案,那個我不曉得”,說完后呂秀蓮連忙跟幕僚要了新聞資料仔細研究。

        呂秀蓮說,她覺得會出現(xiàn)這段文字,可能是辦公室的作業(yè)數(shù)據(jù)誤用了別人文章,“這不是我們的意思,可能是當時有人寫文章給我們,誤用了”。

        由于這段文字出現(xiàn)的太敏感,呂秀蓮連忙說,她并沒有看過記者會的數(shù)據(jù),“我鄭重澄清,這不代表我個人的意見,我不知道真相,只有《新新聞》知道真相”。

        呂秀蓮今天所發(fā)出給媒體的新聞稿中指出,“事件的真相是:呂秀蓮自始至終都沒有打電話給楊照散播緋聞……直到判決前夕的3月20日,《新新聞》突然向法院呈交一卷錄音帶,內(nèi)容不僅證明呂秀蓮從未傳播緋聞,而真正傳播緋聞的人竟然是‘總統(tǒng)’身邊的幕僚,包括游錫堃”。

          附:“嘿嘿嘿”案大事記

        ●2000年11月的《新新聞》,大篇幅報道《鼓動緋聞、暗斗阿扁的竟是呂秀蓮》,指稱呂秀蓮打過“嘿、嘿、嘿”電話散播陳水扁緋聞,引發(fā)呂秀蓮不滿,并揚言要循法律途徑解決,雙方調(diào)解不成,呂向臺北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000年12月3日:呂要求雜志限期道歉,并出示錄音帶;《新新聞》社長王健壯則表示,呂秀蓮的作法是打壓新聞自由,《新新聞》握有充足的證據(jù),因此沒有道歉的問題。

        ●2000年12月17日:呂秀蓮的支持者登報要求《新新聞》道歉。

        ●2000年12月20日:呂秀蓮正式委托律師,向臺北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000年12月21日:《新新聞》總編輯楊照召開記者會,聲稱自己就是所謂的“媒體高層”。

        ●2001年1月4日:楊照聲稱,通聯(lián)紀錄中關于“嘿、嘿、嘿”電話的紀錄不見了,顯示有人以政治力介入,通聯(lián)“憑空消失”的情況讓他“驚駭莫名”。

        ●2001年1月8日:呂秀蓮、楊照皆表示愿意對“嘿、嘿、嘿”電話,接受相關單位的測謊。

        ●2001年1月12日:此案首度開庭。

        ●2001年1月20日:《新新聞》申請保存呂秀蓮手機通聯(lián)紀錄獲準。

        ●2001年4月9日:法院再度開庭,《新新聞》方面要求秘密開庭傳喚證人。

        ●2001年4月23日:法院再度開庭,但楊照等5名被告晚間自認“知情參與”該期雜志報道,愿共同負擔責任。法官認為長期訊問可能影響被告證詞可信度,決定庭訊結束。

        ●2001年4月27日:《新新聞》呈報3名秘密證人的姓名、住居所。

        ●2001年5月3日:呂秀蓮表示愿與3名秘密證人對質。

        ●2001年6月4日:兩名秘密證人身份曝光,是當局“總統(tǒng)府”“咨議”曾昭明與陳水扁“選戰(zhàn)”期間的“文稿小組”成員陳詩寧,但兩人4日并未出庭。

        ●2001年6月21日:法官傳喚原告呂秀蓮及秘密證人曾昭明、陳詩寧,但3人皆未出庭。

        ●2001年11月29日:陳詩寧出庭,聲稱《新新聞》曾以非正式方式查證緋聞,但自己當時的回答是“不知道”;陳詩寧與楊照對質,但“各說各話”。

        ●2002年3月12日:辯論終結,法官決定3月27日宣判。

        ●2002年3月20日:《新新聞》緊急提出曾昭明和《新新聞》記者的對話光盤。

        ●2002年3月27日:法官以出現(xiàn)新的程序爭點為由,將宣判期改為4月10日。

        ●2002年4月10日:臺北地方法院作出判決,呂秀蓮勝訴。

        ●2002年12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維持一審判決,《新新聞》依然敗訴,但道歉方式有部分出入。

      【編輯:李娜
        ----- 臺灣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