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資料圖:2006年12月13日,日本佛教徒和平訪華團僧人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獻花,祭奠亡靈。當天,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專程來寧的海內(nèi)外和平友好人士3000人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69周年儀式暨南京國際和平日集會”,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69周年。 中新社發(fā) 韓華 攝
|
美化惡行 臺大歷史系教授李東華表示,如今島內(nèi)不配合意識形態(tài)的聲音都被消音,南京大屠殺也在歷史教科書中消失,臺灣作為曾經(jīng)的殖民地,竟配合美化殖民國的惡行,導致歷史變成政治的工具。 面對批判聲浪,“教育部長”杜正勝話也說得明白:“教育本就受政治干預! 《聯(lián)合晚報》12日發(fā)表文章指出,就算是尋求“臺灣獨立建國”、主張兩岸是“一邊一國”的部分臺灣民眾,也不能選擇跟日本這個當年的侵略者一般,采取抹煞歷史的方式,將這段十分血腥而殘暴的戰(zhàn)爭屠戮事件,在歷史中涂白,佯裝不曾發(fā)生。 文章說,如果外國近代史上,納粹殺害猶太人需要被列入課程,如果教科書陳述日本歷史,要將長崎與廣島被擲下了至今唯一在戰(zhàn)爭中使用的原子彈書寫在內(nèi),那么南京大屠殺就有同等的價值,必須在教科書中呈現(xiàn),它們具有相同的反省意義,而絕不該被遺忘。 《聯(lián)合報》一篇文章說,仇恨可以原諒,記憶和歷史卻不可以忘記。不管是否認還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不僅是中國人的歷史,也是全人類的歷史,讓學生知道以后不要犯相同錯誤,這才是歷史教育的真諦。(邰文欣) |
|
|
|||
|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