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奧運時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布局呢?我們必須把更大的精力用在全民體育上。
是該考慮考慮奧運會之后,我們該做點什么了。
雖然關于后奧運時代,早就被不斷說起,但也只有經(jīng)歷了一屆真實的奧運之后,才真的似乎有點感覺,知道了奧運會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么遺產(chǎn),也才開始琢磨,面對那么多的遺產(chǎn),我們的胃口到底有多大,要多長時間,才能全部消化,繼承完畢。
十六天下來,很多人就此擁有了一段鮮活的記憶。到現(xiàn)場看比賽,感受和在電視機前截然不同。和現(xiàn)場運動員、運動隊的互動有些新鮮,加油的方式,卻有些陌生,特別是當有對手的拉拉隊在場的時候,現(xiàn)場的參與,也就變成了比較。為什么人家的人少,聲浪卻大,為什么人家手里有道具,我們卻是赤手空拳。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家一定很郁悶。連我們有很多現(xiàn)場經(jīng)驗的記者也會覺得很憋悶;貋砀医涣鞯臅r候,還很是不解。其實,這本該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體育場館文明里,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觀眾文化。我們中的多數(shù)人一年連一次場館都不會去,看曲棍球不知道什么是
短角球,看手球不知道什么是犯規(guī),看水球不知道有多少門道,看棒球更是不懂得又怎么可能迅速形成良好的觀賽禮儀和文明呢?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只有多舉辦比賽,多讓大家去現(xiàn)場,我們的中國特色的場館文化才能逐步成型。
現(xiàn)在,大家都明白,這不過是競技場上的勝利,我們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少,可以供大家鍛煉的場地少,學生們可以得到的空間和時間少,中國體育,還有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
這實際上牽扯到一個大的命題:后奧運時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布局呢?
我們必須把更大的精力用在全民體育上。而在全民體育里,學校體育,又是重中之重。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離不開體育,我們希望看到的健康一代,離不開體育,我們期待民族能夠擁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同樣離不開體育。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去體育場,把好看、好玩的項目介紹給他們,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體育場地、器材和教練。只有把根扎在學校,中國體育,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出路。(劉建宏)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