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中國新聞社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河北毒彈處理現場目擊:如何處置 以誰為主?(圖)

      2003年09月13日 08:49


      專家正在切割分離化學毒氣彈


      負壓通風帳篷


      記者佩戴防護面具


      探測挖掘現場


      運送毒彈 胡印斌 郭 昭/圖

        中新網9月13日電 昨天,天高氣清,從蓮花山往遠處看,抱犢寨旅游風景區(qū)的纜車在空中緩緩滑過。放眼身邊,是一排排規(guī)劃整齊的帳篷。其中一個最大的帳篷就是藁城毒氣彈運到鹿泉市后的埋藏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挖掘處理所”。這個帳篷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一個負壓通風帳篷,里邊換氣需要通過特殊裝置,為的是一旦毒氣彈泄露,能夠控制在一定范圍,不至于泄到外邊。

        今天的燕趙都市報報道說,自9月初以來,這個神秘的地方就吸引了大批媒體關注,直到現在,記者才有機會一睹真容。

        探營毒彈處理現場

        貯藏這批日本遺留毒氣彈的地點,是鹿泉市蓮花山一家療養(yǎng)院,其位于石家莊市區(qū)西30公里處。而發(fā)現毒彈的第一地點————藁城市,則東距石家莊40公里(本報此前曾詳細報道了藁城毒彈的發(fā)現經過和當年的見證人)。

        目前,這家療養(yǎng)院戒備森嚴,日本毒氣彈處理人員和中方協助人員就在這里緊張作業(yè)。

        記者看到,山坡上已經搭建起幾十頂帳篷,帳篷群之間,有著明顯的功能分區(qū),白底紅字的標志牌隨處可見。工作人員均統一著裝,不同的是,日方調查人員的胸牌為藍色,而中方人員佩帶紅色胸牌,上邊有“中方協助團”字樣。

        整個處理現場分為三個大的區(qū)域:指揮區(qū)、作業(yè)保障區(qū)以及作業(yè)污染區(qū)。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鑒于此次回收危險極大,中日雙方此前經過了長期的論證。今年上半年,專家還評估了可能的危害程度。從9月2日起,相關人員就進點開始作業(yè)。為了確保作業(yè)安全,專門就防爆、防化和防輻射制定了嚴格措施。

        防爆————現場專門有大氣采樣機構,每天多次分析、監(jiān)測;作業(yè)污染區(qū)設有5萬多條沙袋搭起的防爆墻;整個處理區(qū)安裝防爆燈、靜電棒、兩個避雷針等等。

        防化———挖掘現場搭建負壓通風帳篷,一旦毒彈發(fā)生泄露,毒氣不易外泄。此次回收與以往最大不同在于,挖掘點使用的防毒面具是隔絕式的貯氣面具,所供氧氣為專供,以防止高濃度光氣對面具的穿透和芥子氣毒劑對人體的傷害。場區(qū)多點進行不間斷的空氣樣品毒劑檢測分析,及時發(fā)現毒劑泄露。

        防輻射————因為檢測毒氣彈用的是大功率X光機,X光輻射非常強,在檢測現場設鋼板防護墻,使X光達到國際安全標準。

        記者現場觀察到,在“指揮區(qū)”中日聯合指揮部,兩排長桌相對擺開,中日雙方人員各踞一邊,中間是六個閉路電視檢測屏幕,現場情況盡在眼前。在聯合指揮部,雙方隨時可就有關問題進行磋商。

        毒氣彈將如何處置?

        在“中方協助團”防化專家的帶領下,記者穿戴好一整套厚重嚴密的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經過作業(yè)保障區(qū),接受過防毒面具氣密性檢測后,進入被稱為“高毒、高爆、高危險”的作業(yè)污染區(qū)。

        根據中日雙方協商,整個調查、鑒別及回收工作,主要由日方操作,中方協助;所以,在作業(yè)污染區(qū)忙碌的大都是日方專家的身影。

        作業(yè)污染區(qū)分為挖掘處理所、藥筒分離室、火藥處理室、日方供氧室、污染清理所等不同分區(qū)。

        記者了解到,這一批52枚毒氣彈1991年從藁城轉移到這里后,并沒有做更多無危險化處理,只是掩埋在地下1米多深的地方。此次處理,主要是通過性質鑒別后,將其完全密封包裝,使之不再形成新的危害。

        具體的處理程序是:金屬探測————先通過電磁探測,測出毒彈掩埋的準確邊際,確定挖掘的方位;挖掘作業(yè)————使用銅針、銅鏟等器具,小心將已經銹蝕、滲漏的毒氣彈挖掘出來;冷卻處理————將挖掘出的毒氣彈放置到零下40℃的冷藏柜,進行12個小時的冷卻,使毒氣彈溫度降到零下30℃;X光鑒別————通過大功率X光鑒別,搞清楚毒彈內部結構;彈、藥分離———將彈體切割;外形鑒別;密封包裝。

        中方協助團防化專家介紹,這批毒氣彈經過密封包裝處理后,將妥善放置,統一保管,以待最后統一銷毀。

        就不少人關心的毒彈污染土壤,現場專家說,調查團不間斷的對埋藏點土壤進行分析,污染土壤全部包裝、處理,不會給當地造成環(huán)境污染。

        處理工作以誰為主?

        外交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武辦公室工作人員王軍先生針對一些媒體報道強調說,此次日本方面來華處理石家莊毒氣彈,并不是傳說的什么“第四次”。實際上,這些年來,日本來華處理次數遠不止三次、四次。處理活動也不是所說的什么“民間行為”,而應該是兩國政府間的事務。

        據了解,日方此次來華人員目前是53人,人員構成有日本防衛(wèi)廳人員、化武專家等。中方協助團成員達到100多人,主要由外交部、國防部和國家環(huán)?偩窒嚓P人員組成,由外交部統一協調。

        外交部工作人員介紹說,根據中日兩國關于在華化武的備忘錄,此次調查處理以日方為主,中方協助。調查所涉及的全部費用也由日方負擔。

        中方協助團團長說,石家莊市只是日本回收在華化武的一個點,在這里的工作也只是全部工作的一個步驟。

        這位團長介紹,實際上,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目前已經納入解決軌道。中日兩國政府于1999年7月正式簽署《關于銷毀中國境內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的備忘錄》,日方承諾將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履行義務。而我們的目標是要求日方安全徹底地銷毀日本遺棄在我國境內的一切化武。(胡印斌尹書月)

       
      編輯:呂振亞

      相關報道:冷凍切割包裝 侵華日軍河北遺棄毒彈已挖出21枚 (2003-09-12 21:04:17)
                河北鹿泉毒彈處理預計22日結束 今首向媒體開放 (2003-09-12 11:31:43)
                20萬毒彈圍城半世紀 戰(zhàn)史專家披露齊市地下數據 (2003-08-15 09:12:32)
        打印稿件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