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正處在徘徊期,“計劃”與“市場”之爭,讓大部分中國人不知何去何從。而上!督夥湃請蟆奉^版連續(xù)發(fā)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評論文章,大膽吹響了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號角。這“四論”被視為“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先聲”。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入而立之年,作為“皇甫平”系列評論的主要組織者、撰稿人,當年《解放日報》副總編周瑞金在上海追憶往事。這位如今深居簡出的老報人始終堅持:“改革不可動搖”。 中新社發(fā) 潘索菲 攝
|
1991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正處在徘徊期,“計劃”與“市場”之爭,讓大部分中國人不知何去何從。而上!督夥湃請蟆奉^版連續(xù)發(fā)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評論文章,大膽吹響了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號角。這“四論”被視為“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先聲”。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入而立之年,作為“皇甫平”系列評論的主要組織者、撰稿人,當年《解放日報》副總編周瑞金在上海追憶往事。這位如今深居簡出的老報人始終堅持:“改革不可動搖”。 中新社發(fā) 潘索菲 攝
|
中新社上海十一月十日電 題:“皇甫平”:“何以解憂,唯有改革”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孫宇挺
一九九一年,二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二日,上!督夥湃請蟆奉^版連續(xù)發(fā)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評論文章。當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正處在徘徊期,“計劃”與“市場”之爭,讓大部分中國人不知何去何從。恰在此時,“皇甫平”大膽吹響了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號角。這“四論”被視為“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先聲”。
二00八年,中國改革走入而立之年,作為“皇甫平”系列評論的主要組織者、撰稿人,當年《解放日報》副總編周瑞金在上海向中新社記者追憶往事。這位如今深居簡出的老報人始終堅持:“改革不可動搖”。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
生于一九三九年的周瑞金,今年已近七旬。在上海西南一處幽靜的社區(qū)里,他端起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有一份“悠然見南山”的心情。
復旦大學新聞專業(yè)五年,《解放日報》三十一年,《人民日報》十一年,自學生時代到著書立說,周瑞金的新聞生涯,恰巧見證了共和國的近六十年歷史。與其他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他的命運與國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他經(jīng)歷過“反右”、“大躍進”、“文革”,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組織撰寫“皇甫平”系列評論時,也曾一度遭到抨擊。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這句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皇甫平”系列評論中的經(jīng)典話語,而今仍舊被周瑞金不止一次提及。他坦言,這是當年朱镕基在上海工作時的一句話,放在一九九一年的評論中,顯得很恰當,而中國改革進入二00八年,依然有值得借鑒之處。
與周瑞金談起皇甫平的改革“四論”,繞不開的是“新聞”兩字。借用皇甫平當年的評論作比喻,“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初‘十二年一個輪回’”,周瑞金恰恰見證了中國新聞出版行業(yè)的一輪思想解放。
周認為,新聞領域的點滴小事,或許就是改革萌芽的“發(fā)聲筒”。他說,八十年代初,中國的報紙掀起輿論監(jiān)督風暴,席卷了黨內不正之風,影響強烈。
在濃烈的新聞改革氣氛下,一九八六年八月,周瑞金拍板決定在《解放日報》一期漫畫?峡莾煞I袖漫畫。畫中,鄧小平打起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橋牌”,胡耀邦指揮唱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歌,引起強烈反響。一九八九年一月,周瑞金又拍板決定把老布什當選美國總統(tǒng)的新聞放在《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登,又引起議論。周瑞金感慨道,“思想解放、新聞改革就是這樣一步步開始走過來的”。
“皇甫平”是這樣誕生的
十七年前,中國農(nóng)歷辛未羊年的大年初一,署名皇甫平的評論《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登上《解放日報》頭版。對于皇甫平這個名字,不少讀者、論家都把它解釋為“黃浦江評論”的諧音。但作為“皇甫平”核心人物的周瑞金,而今卻給出了另一種解釋。
周瑞金說,“皇”按照溫州話的念法,與“奉”字諧音,而“甫”字也不念“浦”,而讀作“輔”。選“甫”字,是取“輔佐”之意,即奉人民之命,輔佐、宣傳鄧小平思想。這就是“皇甫平”筆名的深層含義。
他告訴記者,按照《解放日報》的慣例,每年農(nóng)歷大年初一,報紙在《新世說》欄目都要發(fā)表一篇小言論,以賀新春。
據(jù)周瑞金回憶,這一年的一月末,鄧小平按慣例來上海過春節(jié),與以往來上海過春節(jié)不同的是,這次他頻頻外出視察企業(yè),并聽取開放開發(fā)浦東的匯報,同時表達了許多改革開放的新看法。周瑞金說,自己有幸從市委領導那里看到了小平同志的談話整理稿,得風氣之先,深感重要。
于是,周瑞金在小年夜,找來了解放日報評論部的副主任和中共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處長一同商量,由周瑞金出思路,分頭執(zhí)筆撰寫幾篇聯(lián)系上海改革實踐、闡述鄧小平改革開放新思想的系列評論文章。于是,《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等皇甫平的“四論”誕生了。
時隔十七年,再讀皇甫平的改革“四論”,周瑞金認為,四篇評論各有側重,存在“為改革解憂”的層層遞進關系。
周瑞金坦言,“四論”中的后二論也頗具深意。第三篇《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談到的是“開放的意識”,針對的是“姓社姓資”的詰難,這觸及了當時最敏感、最困擾人們思想的核心問題;而第四篇《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刹俊,直截了當談到了人的問題,特別是領導干部選任的問題。周瑞金對記者說,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是中國改革開放一個個沉重的話題。
在與中新社記者的言談之間,周瑞金毫不掩飾對于撰寫評論文章的喜好。他以簡練而頗具個性的話語直陳,“職務可以到齡,責任沒有年齡限制;官可以不當,文章不可不寫”。
作為一位老報人、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作為“皇甫平”的撰稿人,周瑞金依然時刻關注著中國改革的進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