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1日電(楊麗)今天是新中國六十華誕,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國慶慶典。從開國大典起,歷屆國慶慶典中,中央政府都會邀請一部分海外華僑華人代表回來參加觀禮活動。這些海外華僑華人,不僅成了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更成為新中國發(fā)展的見證者。
參加國慶觀禮僑胞隊伍進一步壯大
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司徒美堂、陳家庚、蟻美厚、費振東等十幾位海外僑領與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一起見證了開國盛事。到1999年,在天安門觀禮臺與中國政府的要員及其他各界人士一起“檢閱”新中國50年成就的海外華僑華人已經(jīng)增到一千多名。
今年,應中央政府的邀請,兩千多名海外華僑華人代表9月底赴京,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慶;顒,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見證共和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成為今年國慶觀禮人數(shù)最多的一個群體,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邀請海外華僑華人代表參加國慶慶典活動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
來參加國慶觀禮的海外華僑華人代表,也從最初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國家,擴展到今年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成為國慶觀禮團隊的一大特色。
國家領導重視華僑華人的力量
歷年受邀回國參加國慶觀禮的華僑華人,都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9月,旅日華僑國慶代表團在北京停留期間得到了中日恢復邦交的喜訊。當時,周恩來總理專門接見了旅日華僑國慶代表團。他用整整5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了祖國的各項政策,特別是對日政策、對臺政策、華僑政策等等。
1977年中國粉碎了“四人幫”,正處于撥亂反正的時期,鄧小平在接見參加國慶活動的華僑華人時坦誠以對,表示要恢復被“四人幫”破壞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恢復僑務工作。并盛贊海外華僑華人:“近幾年來,有不少僑胞和朋友來華參觀訪問,對增進我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和相互了解,起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歡迎更多的僑胞、朋友回來看一看,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做出更大的貢獻。”
1984年,歷經(jīng)“文革”之后,啟動改革開放之初,迎來了新中國成立35周年國慶,鄧小平接見了前來參加國慶盛典的外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丁肇中等人,鄧小平真誠地對他們表示:為開拓新的局面,也希望你們今后付出更多的知識和勞動來幫助我們。
回國觀禮之路也曾重重受阻
開國大典中最年輕的僑領蟻美厚1949年接到請柬,回國參加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開國大典時,祖國南方還有許多地方?jīng)]有徹底解放,而泰國朝野對即將誕生的新中國態(tài)度曖昧,所以蟻美厚無論是回國還是離家都要冒著極大的風險。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在與海外許多國家還沒有建立或恢復外交關系的日子里,海外華僑華人回國參加國慶觀禮也不是一件易事。例如,曾經(jīng)有許多年,到了新中國國慶的時候,受邀請的幾個日本民間代表團,卻不能組團回國慶祝國慶。旅日華僑華人為了能夠回國參加國慶活動,只能以“探親”名義回國,并要早早地在8月左右就啟程,即便這樣還要擔心,如果讓日本有關方面知道了,他們便會給華僑的家庭、子女找麻煩。當華僑想組成慶祝代表團時,日本方面又千方百計地阻撓,拒絕對代表團簽發(fā)“再入國”簽證。
50年代初,新中國曾面臨外國軍事威脅和經(jīng)濟封鎖的危難處境,華僑華人一方面組團回國參加國慶慶典,另一方面也在推動所在國與中國的建交活動。為突破祖國被封鎖包圍的局面,促進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系,華僑李引桐主動擔負起民間和平使者的歷史重任,著手促進中馬建交活動。1956年9月,他還組織星馬工商考察團來新中國考察,參加10月1日國慶觀禮,受到周總理親切接見。
如今,隨著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國家日益強大,與世界各國建立起良好的外交關系,海外華僑華人參加國慶慶典,已經(jīng)不再有昔日的阻力,海外華僑華人的海外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國慶觀禮是了解中國的良機
到新中國參加國慶觀禮,成為海外華僑華人了解中國發(fā)展進程的最好契機。威嚴的閱兵式,盛大的慶典,欣欣向榮的發(fā)展氛圍,這些都會牢牢地嵌在記憶里,那種從心底自然而然漾起的民族自豪感與使命感,也激勵著華僑華人為中國的發(fā)展建設盡心盡力。
1984年,美國僑領李玲瑤被邀回國參加國慶35周年慶典,改革開放后中國煥發(fā)出的勃勃生機,讓她非常興奮。中國學子如饑似渴地學習、了解世界的精神使她振奮,于是她到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高校做演講,要為中國學子打開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此外,她還決定在內(nèi)地投資,并說服不少在美華人來華投資或為中國引進新技術。
實現(xiàn)“中國芯”從無到有轉(zhuǎn)變,并將“中國芯”推向世界的優(yōu)秀海外留學生鄧中翰博士,在新中國50周年大慶時,應邀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對此,他曾表示:“這使我親切感受到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們祖國取得的偉大建設成就;同時也了解到祖國的經(jīng)濟建設正面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在祖國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感召下,我與我的同伴們毅然回國,與信息產(chǎn)業(yè)部合作在中關村創(chuàng)立了中星微電子公司,啟動和承擔了‘星光中國芯工程’!
在建國50年周年國慶慶典的天安門廣場觀禮臺上,除了國務院僑辦邀請的百名海外博士,還有一批五、六十年代從海外回國工作的歸僑科學家,當年,他們放棄了國外優(yōu)裕的生活,回國與年輕的共和國一同奮斗,為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政府正高規(guī)格的禮遇回報他們,同時也是對年輕的海外留學人員的鼓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