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0日電 香港《大公報》10日發(fā)表署名文章說,今年的全國兩會,關于民生的關注之多、熱點之眾,無不體現了代表、委員和官員“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親民之風。顯然,今天我們說的親民,與封建時代不可同日而語。親民,就要愛民、敬民,更要為民!熬悦耖g來,應知民間事”,應提倡現代的、先進的、平等的、民主的親民。
文章摘錄如下:
今年的全國兩會,關于民生的關注之多、熱點之眾,無不體現了人民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人民公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親民之風。有識之士在論及這一現象時,認為“關注民生,擲地有聲”。
弘揚親民之風,倡導愛民之舉,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之中,在經濟困難之時,非常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諧之風。多聽聽民聲民意,多做做好事實事,將達到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wěn)的效應。
中國古代多親民故事
縱觀歷史,點評遠古,可見中國是提倡“親民主義”最古的國家!八臅敝械摹洞髮W》第一段話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屈原做到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為官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一經看到百姓在饑寒中掙扎就大為愧疚,“念彼深自愧,自問是何人!”他在杭州為官時,見老百姓常常遇到水患就主動搞了修堤工程。離去時百姓送別感謝他。白居易以詩回答時,只是平和地提到了兩句話:唯留一湖水,與汝渡兇年。雖然古史載的不少親民事例并無平等意識,民仍處于被憐憫、被恩賜的地位,而就是這樣的古代親民意識,也當屬難能可貴。
顯然,今天我們說的親民,與封建時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今之親民,是政府與人民群眾的一種親密關系,只有以扎實的工作去親近人民,才能了解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才能察民之情、體民之苦、排民之憂、解民之難,才能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作為第一目標,把人民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追求,不斷地去化解矛盾,扎實地去做好工作。一個好官員,僅僅不貪不沾是不夠的,“兩袖清風”卻“一事無成”,這樣的行為準則也是被人看不起的。親民,就要愛民、敬民,更要為民。
讓草根聲音登堂入室
但在實際工作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的親民只是局限于夸夸其談,雖然大講親民口號,做些親民表演,搞些“面子工程”、“政績工程”,但在作秀之下,往往有作弊之嫌,有作孽之恨。還有的人總是擺不正與老百姓的位置,慣于頤指氣使,吆五喝六,總是以“太上皇”自居,以“施舍者”自榜,對群眾的呼聲總是置若罔聞,不理不睬,“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他們與人民群眾不是“魚水關系”,而是“油水關系”。顯然,這是十分可怕的。
“君自民間來,應知民間事”。今天我們提倡現代的、先進的、平等的、民主的親民學說,做到真正的親民,根本的一條是要從心里認識到自己不是民上之人,而是民中之人,基此才能做到與民同樂,與民同親。如果必須行使權威時,也要懂得權威是公權公威,是社會職責的行使。而個人僅僅作為個人時,沒有任何高于民的特權特威。在平等的基礎上親民,才是真正的親民。
不解民眾意,在決策、執(zhí)法時,常常出臺違民意的規(guī)定,甚至是在執(zhí)法時出手傷害無辜。事實上,多聽聽民意,群策群力,廣開言路,可能行政、執(zhí)法能夠更趨人性化,更趨完美。在今天中國進入親民時代之時,親民、愛民的公仆形象,正是我們中國的希望。(朱國良)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