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西安計劃用10年時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西安市還對市民素質(zhì)提出了基本標準,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認500個繁體漢字和會說900句英語。 (6月21日《華商報》)
來是“卡姆”,去是“夠”,見了老外叫“哈嘍”。從西安人到國際人,用專家的標準就是要會說英語?難怪有網(wǎng)友質(zhì)疑,這是官方意義上的崇洋媚外。
不得不說,歷史和現(xiàn)實開了個不小的玩笑。一千多年前,那時的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時代之一,其首都長安就是現(xiàn)在的西安,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在街上隨便都能看到外國人,算是國際性大都市了。但是那時的長安市民恐怕也不是半數(shù)會說英語吧?法國、德國、意大利等發(fā)達國家,國際化程度都高于中國,但學英語并不是他們的時髦。法國人甚至視英語為入侵者,國家還出臺法律法規(guī),捍衛(wèi)他們純潔的法語。很顯然,學外語不是推動一個國家國際化的必要條件。市民的人文素養(yǎng),并不是靠英語就能裝得了門面的;國際化大都市,也不是一半市民能認500個繁體漢字和會說900句英語就能糊弄過去的。
我倒是擔心,這種技術(shù)官僚主義和英語主義的混雜思想,反而有可能讓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夢破滅。筆者曾自創(chuàng)了一個概念:“英語主義”,其意是指一種在“國際化”包裹下的虛妄的優(yōu)越感和盲從心態(tài)。誠然,多掌握一門或幾門外國語言當然好,但動輒就把英語等同于國際化,就有些妄自菲薄了。畢竟英語再重要,也只是一種交流手段?蛇z憾的是,工具性的東西在公權(quán)力的不斷助力下被請上神壇。
西安有許多外來工,他們“暫住”在這座城市里,未必就能沾上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光。會說幾句英語的乞丐仍會繼續(xù)流浪街頭,貧富懸殊仍然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這種種現(xiàn)實的糾結(jié)都未能理清,從何談起邁向國際化大都市?即使成為所謂的國際化大都市,民生又是否真的多了實惠?葉擴 媒體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相關(guān)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