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生態(tài)學專家:沙塵暴中七成沙塵來自農田——中新網(wǎng)

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甘肅生態(tài)學專家:沙塵暴中七成沙塵來自農田
      2010年03月19日 1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社蘭州3月19日電 (朱世強 陳宏斌)19日,甘肅遭遇大范圍沙塵天氣。今春以來,甘肅白銀、金塔、民勤等地已相繼出現(xiàn)沙塵暴。甘肅農業(yè)大學教授、生態(tài)學專家藺海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沙塵暴里所帶的沙塵70%來自農田。

        藺海明說,近幾年,特別是2000年以后,甘肅境內大小沙塵暴每年都在10次以上。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共發(fā)生過5次沙塵暴,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2000年一年就發(fā)生大小沙塵暴20余次,2001年至今每年均發(fā)生程度不同、頻率不等的沙塵暴。

        甘肅河西走廊是中國沙塵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北面毗鄰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因受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等5處重點沙化區(qū)的危害,每年甘肅損失約2.9億元人民幣。

        藺海明說,每年3月至7月,是農民種植小麥到收割小麥的季節(jié),但剩下的7個月時間里,土地都是裸露在外風吹日曬。因此他建言,治理沙塵暴的重點應放在農田。

        藺海明提出,建議改進農業(yè)耕作制度和技術、種植“多年生”植物、實施保護性耕作方式以及繼續(xù)在甘肅河西地區(qū)實施可防風、固沙、防曬的地膜覆蓋等,這些都是治理沙塵暴的有效措施。(完)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