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鶴崗礦難事故調查組首次下井調查——中新網

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國務院鶴崗礦難事故調查組首次下井調查
      2009年11月25日 04:31 來源:新京報   【字體:↑大 ↓小

        昨日,新興煤礦“11·21”礦難發(fā)生第四天,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正式進入新興煤礦,對事故發(fā)生原因展開調查。此次下井,調查組對井下展開拉網式排查,以求尋找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據參與調查的專家介紹,經初步調查,他們發(fā)現事故發(fā)生前新興煤礦存在多處漏洞。

        截至目前,新興煤礦爆炸事故已確認104人遇難,仍有4人下落不明。

        調查組下井拉網式排查

        昨日上午9時,由國務院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完成了首次下井勘察工作?辈爝^程中,專家對新興煤礦所有的夯道、發(fā)生過異常情況的工作面進行了仔細檢查。

        “國務院調查組由國務院從各部門抽調的專家技術人員組成,整個大組又分為技術組和專家組兩組。”一參與勘察的專家說,國務院調查組介入的目的是,查找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次下井查不完,就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查出真相為止。”

        這名專家告訴記者,井下情況比較復雜,被炸得七零八落。“我們勘察的重點將放在瓦斯突出的地段。”

        專家稱煤礦管理混亂

        新興煤礦事故發(fā)生后,有人認為,管理混亂是引發(fā)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昨日專家組的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對此給予了證實。

        該專家說,經查,新興煤礦的確存在管理混亂現象。比如,按照規(guī)定一個采區(qū)的人數不能超過100人,但事故發(fā)生時井下卻有500多人,盡管當時不是在一個采區(qū)作業(yè),可也遠遠超過了規(guī)定要求。此外,在勘察時專家組還發(fā)現,井下的電器設備存在不合乎規(guī)定的現象,這些都會誘發(fā)險情。

        除了管理混亂以外,專家還認為整個井下的工作系統(tǒng)存在設計復雜、抗災能力差等問題。

        “采掘面多,我們現在感覺就是,這系統(tǒng)很復雜,抗災能力差,容易導致系統(tǒng)混亂,群死群傷!绷硪粚<冶硎尽

        若考慮周全可避免災難

        “11·21”事故發(fā)生后,新興煤礦對外強調,此次事故事發(fā)突然屬天災,很難預防。專家指出,盡管事發(fā)礦井發(fā)生了瓦斯突出現象,但新興礦此前一直認定,事發(fā)礦井屬于低瓦斯井,因此很多礦工包括管理干部都放松了預防瓦斯突出的警惕性。

        一陳姓專家說,如果相關人員能夠提高警惕,考慮周全一點,“如果預防措施到位,瓦斯突出一定不會發(fā)生!

        另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3日,國務院調查組召開全體會議時,龍煤集團董事長高崇在發(fā)言時請求給予自己最嚴厲的處分。

        - 進展

        俄總統(tǒng)總理發(fā)來慰問電

        本報綜合報道 俄羅斯聯(lián)邦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和政府總理普京23日分別發(fā)來慰問電,對新興煤礦爆炸事故表示慰問。

        克里姆林宮新聞局說,梅德韋杰夫總統(tǒng)對胡錦濤主席,并通過胡錦濤主席對龍媒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礦難中的遇難者家屬和親人表示誠摯慰問,祝愿所有傷員早日康復。普京總理在慰問電中代表俄羅斯政府并以個人名義,向友好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對遇難者家庭表示深切慰問,祝愿傷員早日康復。

        18遇難者家屬簽署賠償協(xié)議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龍煤控股集團公司鶴崗分公司獲悉,隨著黑龍江新興煤礦“11·21”爆炸事故救援工作接近尾聲,礦難善后工作已逐漸展開,截至昨日,已有18名遇難礦工家屬與礦方簽署了賠償協(xié)議。

        據黑龍江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黨委書記史啟祥介紹,自22日事故善后工作全面啟動后,礦方便按照國家工傷保險的相關規(guī)定制定了賠償標準,并于23日開始與遇難礦工家屬進行溝通接觸,根據各家的不同情況分別確定具體的賠償金額。目前,礦方已與18名遇難礦工家屬簽署了賠償協(xié)議。(記者崔木楊)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