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地震災區(qū)四川省北川縣的北川中學視察指導救災。 中新社發(fā) 中聯(lián)供圖 攝
5月14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重災區(qū)映秀鎮(zhèn)看望災民。 中新社發(fā) 劉震 攝
|
中新網5月18日電 12日,中國四川發(fā)生強烈地震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立即趕赴災區(qū)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并四處疲于奔命指揮、調度、慰問,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8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說,“中國的總理難為”,“中國式總理,無法復制,想學也學不來”。
以下是該文摘要:
無論是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襲擊美國,還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嘯,世界其他國家很少有領導人會在災難發(fā)生時,除趕到現(xiàn)場視察災情、慰問群眾之外,還要親自擔任救災總指揮。畢竟前者屬于政治職責,后者屬于專業(yè)領域。
而在中國地震救災的前四天里,溫家寶幾乎是把大半個國務院搬到了四川。他自己在震后僅僅幾個小時就已經坐鎮(zhèn)災區(qū),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公安部長孟建柱一直跟隨身旁。副總理回良玉后來也趕到,5月15日晚間在四川列車上召開的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會議上,也看到了教育部長周濟、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等多位部長。
溫家寶親臨一線,四處疲于奔命地指揮、調度、慰問。在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下,總理的到場除了提高應變效率、爭取黃金時間、督促地方官員、現(xiàn)場拍板解決問題之外,第一時間奔赴災區(qū),指揮救災、慰問百姓,更是災場和全國民心穩(wěn)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國總理這個職位,自周恩來時代開始,就被賦予了兢兢業(yè)業(yè)、克盡職守的形象,“周總理”三個字既是一代中國人對周恩來的永恒紀念,也是對繼任者的道德標尺和衡量比照。
1966年3月8日,中國河北邢臺地區(qū)發(fā)生6.8級強烈地震。周恩來于3月9日、3月10日、4月1日先后三次冒著余震親臨地震災區(qū),頂著寒風、踏著瓦礫、進窩棚、下地窖、慰問傷病員,站在木箱子上給父老鄉(xiāng)親喊話,還帶領群眾高呼口號:“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發(fā)展生產、重建家園”。
這是1960年代中共高層與民眾在危機時刻的溝通渠道和方式,雙方沒有距離,充滿信任。2008年的地震與之以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相比,拯救能力變得更強、處理方式變得公開透明、輿論更為自由開放、舉國救災的機制更為有效,而總理與受災民眾溝通的語言、慰問的姿態(tài)、鼓勵的方式,自三四十年前至今,仍是一以貫之,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
當溫家寶對著災民喊“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你們”,當溫家寶對著救援部隊說“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當溫家寶對著電視鏡頭向全國表示,“廣大軍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戰(zhàn)勝這場特別重大的地震災害”,正在災區(qū)受苦受難的民眾以及對痛苦感同身受的中國其他地方人民,從這樣沙啞顫抖而堅定的聲音中,都聽出了其中的溫情、決心和斗志,絕不是流于表面和形式的口號。
這些政治話語,一旦災難來襲,政治領袖的喊話卻有了強大的動員力量,這樣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語言,能夠發(fā)揮出巨大的鼓舞作用,讓災區(qū)民眾焦慮、恐懼的心情得到緩和,對未來不會絕望;參與救災的人員也能夠被激發(fā)出戰(zhàn)斗意志,團結拼下去!叭嗣裆哂谝磺小薄ⅰ芭c汶川人民心連心”、“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這些在救災、安置現(xiàn)場比比皆是的標語、橫幅,看似套話,卻有著強大的精神激勵效果。
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急行軍數(shù)十公里奔赴災區(qū)、沒日沒夜解救災民的時候,除了人道精神,也有理想與光榮的信念追求,“軍民一家”、“人民子弟兵”的詞匯才如此令他們刻骨銘心;當溫家寶哽咽著撫慰兒童說,“孩子,別哭,孩子”,“以人為本”的理念才不會是僅僅停留在會議公報和黨報黨刊上的文字。
中國總理作為執(zhí)政黨最高層領袖,除了管理日常事務之外,同時也需要成為政黨理想和原則的貫徹者和執(zhí)行者,或者是展示者,證明這些政治話語不是形式、不是套話,而是執(zhí)政者堅持的信念。
中國式總理,無法復制,想學也學不來。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