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中央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就有100多個,既有兒子部門、孫子部門,還有重孫子、重重孫子部門,三五個人就成立個部門,掛個牌就收費!眹覍徲嬍饘徲嬮L李金華日前在政協(xié)會議上建議,中央部門下屬各類單位也應加快改革的步伐(據(jù)3月13日《中國青年報》)。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籠,以“大部門制”為核心的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箭在弦上。然而,當我們把目光聚焦于鎂光燈下各個部委時,亦不可忽視了這些部委身后,那長長的附屬部門名單。正如李金華所言,幾十個中央部委,卻有“幾千個兒子、孫子”,這實在不是個正,F(xiàn)象,徹底清理這些部委下屬機構,也應成為大部制改革理順權責的一項重要內容。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05年年底,31個中央部門共管理各級各類單位5074個,在職人員164.12萬人。而按歷年的審計報告披露,某些部委下屬機構成為違法違規(guī)的“重災區(qū)”,例如,據(jù)2006年審計抽查,5個部委下屬部門將享有的收費權轉移、分散到下級單位,涉及收費4.84億元;有12個部門所屬或管理的28個單位依托部門權力、影響及公共資源等收取費用,涉及45個收費項目,僅2006年收費就達3.37億元。
不能否認,大多部委下屬機構在特定歷史階段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在市場經(jīng)濟逐步深入以及打造服務型政府的當下,其弊端愈加表現(xiàn)出來,其中如一個部委從研究所到培訓機關到出版社,一應俱全,機構臃腫,隊伍龐大;一些機構緊緊依附公權力,拉張虎皮做大旗,或利用上級轉移交付的職能謀取商業(yè)利益,或利用一些冠冕堂皇的名目圈錢;由于這些機構的設立廢止,依托于行政意志,導致其運作的行政化,專業(yè)精神缺乏,效能低下。
近年來,一些部委的二級、甚至三級部門因為擅越職守、以權謀私屢遭公眾質疑,從中國名牌戰(zhàn)略推進委員會到“牙防組”到中國性學會等,一次次的警訊提醒我們,對部委下屬機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容拖延。
部委下屬機構的改革,其核心是事業(yè)單位的改革。這正是此輪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個著力點,“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原則,推進事業(yè)單位分類改革。不過,考慮到長期以來事業(yè)單位改革的步履艱難,部委下屬機構的改革也要整體規(guī)劃,分步推進。
而眼下,“大部門制”的施行,給推動部委下屬機構改革創(chuàng)造了良機,既然如此多的部門即將或在未來逐漸合并,那些被合并部門下屬的大量企事業(yè)實體,是否也應順理成章合并、削減?并且,為了防止這些機構陷入建與撤的循環(huán),亟須確立一個原則:今后一般不允許新設部委下屬企事業(yè)單位,如有特例,須嚴格按規(guī)定程序審批。另外,正如李金華所建議,部委下屬機構的改革,不能讓部委自己提出改革的方案,而請專家學者經(jīng)過調研拿方案,如此方能保證改革“動真格”。
“大部門制”意在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公共服務、實現(xiàn)行政運行機制的規(guī)范有序和公開透明,而要達至這些目標,不對部門身后“利益鏈條”動刀,委實難行。因此大部制方案公布后,公眾急切盼望看到部委下屬機構改革的計劃與清單。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