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八日電 題:從烽煙歲月到和平年代的英雄們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媽媽,我認識他,歐陽海,就是我們語文課本上勇斗驚馬舍身救列車的那位叔叔!币粋小姑娘指著照片上的英雄對母親說。 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的《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里,有一面“英雄墻”,楊根思、羅盛教、楊連第、安業(yè)民、杜鳳瑞、羅光燮、謝臣、歐陽海、王杰、麥賢得、于慶陽、巖龍、張華、劉國庚、錢學森、岳喜翠、徐洪剛、曾蛟、方紅霄、楊利偉、華益慰、丁曉兵、李中華、方永剛,二十四位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涌現(xiàn)的著名勞模的照片讓這面墻熠熠生輝。 像歐陽海一樣犧牲在青春如花年紀的在這面“英雄墻”上有十三位,但他們的名字隨著“楊連第連”、“杜鳳瑞大隊”、“謝臣班”……流傳下來。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新一代很難想象在新中國成立的近三十年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危險和軍事行動,但恰恰是他們的名字讓人們記得哪里有戰(zhàn)場,哪里就有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死得其所”是一位離休老干部站在“英雄墻”前由衷的評價。 像歐陽海這樣被寫進不同時期的教材被中小學生記住的還有勇救朝鮮小姑娘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羅盛教、勇?lián)涞乩淄炀热罕姷耐踅堋⑻录S坑救老農的張華……“舍己救人,英勇犧牲”是一代又一代學生們最初的英雄榜樣。 這些英模中最年長的“英雄”人民的好軍醫(yī)華益慰在自己的手術臺上走完了七十三年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出生年代最早的錢學森生于上個世紀初的一九一一年,他在世紀末的一九九九年才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英雄不是一天煉成的!”一位父親對“英雄墻”前立下“我長大也要當英雄”的豪言壯語的兒子說。 出現(xiàn)在“英雄墻”上的最年輕的英雄是出生于一九七一年的徐洪剛,他成為英雄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弘揚正氣滿乾坤”是改革開放春天對良好社會風氣的呼喚;而“航天英雄”楊利偉早已成為新世紀青少年熱愛科學、報效祖國的活榜樣。一位爺爺指著二00七年二月胡錦濤看望“忠誠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方永剛的照片,對只有八歲的孫子說:“這是教授啊,孩子,祖國現(xiàn)在需要知識型人才!” 遠離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真才實學報效國家是“英雄”新的標準。無論是“新型高素質試飛員”李中華,還是名字被寫入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的導彈操作手曾蛟,無論“航天英雄”楊利偉還是“創(chuàng)新理論模范”方永剛……這些人們身邊的英雄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記住和模仿。 如今人們更高興看到類似的報道,如《麥賢得的花鳥書畫情結》、《徐洪剛:十四年后由“英雄”回歸“普通人”》、《“功勛飛行員”岳喜翠成我軍第一位女飛行員將軍》……“英雄也是普通人,也有享受生活的權利!”這是已經沐浴“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春風多年的中國民眾最樸實的想法。(完) |
|
專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 |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