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首開高峰論壇破解文化"誤讀" 學者熱烈討論——中新網

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中歐首開高峰論壇破解文化"誤讀" 學者熱烈討論

      2010年10月07日 16:03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6日上午歐盟委員會總部三層的大會議室內,50多位來自中國和歐洲的專家、學者、藝術家分坐圓桌兩側,他們時而眉頭深鎖,匆匆在紙上記上幾筆,時而認真聆聽,頻頻點頭,耳機里傳出的是漢語、英語、法語的同聲傳譯。

        這是首屆中歐文化高峰論壇上的一幕。中歐文化高峰論壇是中國和歐洲專家、學者之間首次進行高端、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儀式并致辭。

        在演講中,溫家寶深情地說,文化是人與人心靈和情感的橋梁,是國與國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紐帶!拔幕涣鞅日谓涣鞲眠h,比經濟交流更深刻”。

        巴羅佐也深表贊同!皻W洲和中國代表了兩種古老的文明,都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對社會進步和文化發(fā)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許多杰出思想家、哲學家和藝術家的誕生地”。

        “現在我們需要一座橋來連接我們的人民和文化,幫助我們相互了解,互相學習,”他說。

        隨后展開的是中歐學者之間有關東西方世界觀、現代化和美學的閉門討論。意大利哲學家翁貝托·?坡氏劝l(fā)言,稱歐洲與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存在“缺憾”甚至是“誤讀”。他說全球化有時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東西方相互接觸,但卻很難真正融合。以中餐為例,雖然歐洲遍布中餐館,但那些菜肴遠不是品種豐富,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的代表。

        ?普J為,歐洲和中國在相互了解方面還存在“不平衡”和事實上“不對等”。據他觀察,在中國的書店里能見到大量西方哲學家、批評家和作家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卻罕有中國書籍被翻譯成歐洲的語言!坝纱丝梢姼纳莆幕涣骱秃献鞯谋匾浴。

        他的發(fā)言立即炒熱了現場氣氛。中歐學者紛紛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展開了正面交鋒。

        中國學者裘錫貴在隨后的發(fā)言中指出,中國和歐洲文化看似千差萬別,實則也有很多共通之處。他以中國思想家老子與西方哲學家尼采為例,將他們的思想進行了比較。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略帶興奮地說:“有時候,你都不得不驚詫于人類的認知力、理解力和自身的感受力是如此的相似。”她舉例說,《論語》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新約·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里也能找到類似的表達。

        討論持續(xù)到中午時分還未結束。會議主持人頗有深意地說:“前面的討論很熱烈,希望稍后舉行的自由討論能夠火藥味更濃些!

        走出會場的中歐學者都顯得有些意猶未盡,一位比利時藝術家拉住記者詢問如何讀出中國學者的名字,他說“想私下再找他聊聊”。

        激烈的辯論實則是中歐思想和文化的一種激辯,一種碰撞。通過辯論,增進彼此的了解,達成共識。今天論壇,看似中歐學者分坐兩邊,但到底是個“圓桌”,首尾相接。

        正如負責教育、文化、語言多樣性及青年事務的歐盟委員安德魯拉·瓦西利烏所說:“在全球化時代,文化的多樣性是一種財富而不是阻礙,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促進我們的發(fā)展,幫助彼此和諧相處!保ㄓ浾 康逸 張崇防)

      參與互動(0)
      【編輯:劉羨】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