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5月12日電 題:香港:因愛而重 因慈而善
中新社記者 于晶波
在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中,香港是與紐約、倫敦并駕齊驅(qū)的金融三城。但香港人更引為自豪的是,他們被譽為“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一”。東方之珠,因愛而重、因慈而善。
這一特點,在汶川地震兩周年紀念日來臨的時候,顯得尤為真切。
這一天,在城市維港之畔的星光大道上,一個關于“香港同胞支援四川賑災暨災區(qū)家園重建成就攝影展”的活動拉開大幕,而在維港的另一側,川港兩地學生紀念地震兩周年的網(wǎng)上交流活動亦在互動進行。兩年后的今天,生活忙碌的香港人并未忘記汶川當年地動山搖的災難,渾身都是“經(jīng)濟細胞”的香港市民,可以并行不悖地在冰冷的經(jīng)濟社會中澆出一朵朵溫情的“慈善之花”。
如果細心留意便可發(fā)現(xiàn),與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同樣植根于城市血脈中的是,港人“兼濟天下”的“慈善意識”。
在香港的地鐵站、巴士車廂上,幾乎常年都張貼著與慈善公益有關的宣傳海報。在這座城市每天的“活動單”中,擠滿了形形色色的慈善晚宴、慈善音樂會和慈善拍賣,慈善的因子時刻充溢著這座城市的“毛孔”,“樂善好施”已成為這座城市的生活態(tài)度。
每逢周六,港人步履匆匆的腳步總會為一個個透明的捐款箱而停留,這已成為香江一景。這個俗稱“賣旗”的籌款活動,年復一年地在香港的繁華街區(qū)上演。
每年一次的“公益金百萬行”活動更是蔚為大觀。每到此時,嬰兒車、輪椅車便將齊齊出動,全家老少一起上陣籌款,各公司更是鼓勵員工參與,浩浩蕩蕩為慈善而行。
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各類慈善活動中,不僅有平民百姓的參與,更少不了政府高官的身影。特首曾蔭權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各類慈善捐款活動中,帶領港人邁出愛心步伐。
“施比受更有!,深諳此理的香港人被譽為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一”。在多次天災巨禍面前,港人的捐款總是能在捐款榜單上名列前茅。
除了不吝金錢外,港人對義工事業(yè)的投入熱情亦可謂無法比擬。一項調(diào)查顯示,七成港人退休之后愿當義工,而上月在玉樹地震中,舍身救人的義工黃福榮(阿福)更成為港人心中的不朽英雄。
中央政府駐港聯(lián)絡辦主任彭清華在一篇專門悼念黃福榮的文章中寫道:香港是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誕生了那么多工商巨子、學界名流、演藝明星。今天,一個普通義工的名字,讓我們再次認識香港。香港可以產(chǎn)生超人,也可以培育阿福。
香港的確是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身著“經(jīng)濟之都”的外衣,骨髓里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愛心城市”。這抹溫暖的慈善底色,不僅軟化著城市的冰冷面孔,更散發(fā)著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底蘊與溫情。(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