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備/總貸款比2.5% 傳銀監(jiān)會醞釀監(jiān)管新指標——中新網

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金融頻道

      撥備/總貸款比2.5% 傳銀監(jiān)會醞釀監(jiān)管新指標

      2010年09月08日 08:4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昨日(9月7日)有消息稱,銀監(jiān)會正在討論今年年末商業(yè)銀行按照減值準備按貸款總額2.5%的比例計提撥備 (即撥備/總貸款比率為2.5%)。有接近監(jiān)管人士透露,該方案還在內部討論中,仍需要與各家銀行進行磋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就此聯(lián)系銀監(jiān)會新聞處,相關人士表示不知情。

        此前,銀監(jiān)會對撥備占貸款規(guī)模的比例并沒有硬性要求,如果該規(guī)定屬實,商業(yè)銀行的貸款沖動將受到抑制。

        中小銀行壓力大

        據悉,目前銀行業(yè)通常使用的撥備指標有兩個,分別是撥備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前者是指對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貸款分別按1%、2%、25%、50%和100%計算應計提撥備,然后把實際撥備余額與計算出的應計提額進行比較,得出各家銀行的撥備充足率;后者是指撥備計提與貸款五級分類中后三類 (次級、可疑和損失)的比例,中國銀監(jiān)會的要求為150%。

        有分析觀點稱,按照減值準備對貸款總額2.5%的比例計提撥備是為了實現撥備和資產規(guī)模的硬約束,對主要商業(yè)銀行和上市銀行來說,達到2.5%的新標準壓力并不大,但中小銀行壓力將較大。截至上半年末,商業(yè)銀行和上市銀行整體的撥備/總貸款分別為2.42%和2.33%,總體來說,距離2.5%的要求并不遠。

        半年報顯示,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撥備占總貸款比率分別為2.39%、3.15%、2.26%、2.49%、1.97%。目前大行中,只有農行高于2.5%這一標準。而股份制銀行中,除華夏銀行和南京銀行該比例為2.49%、2.15%外,其他銀行均低于2%。

        中金研報稱,分機構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撥備/總貸款分別為2.50%,1.74%和1.85%。如果要求3年內達標,對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當期凈利潤的影響分別為1.2%、9.1%和5.3%。

        某銀行業(yè)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指出,目前我國銀行業(yè)不良率處于歷史低點的環(huán)境下,撥備覆蓋率普遍較高,并不能完全反映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良貸款的撥備計提水平,而這也是監(jiān)管機構討論采用新的監(jiān)管標準的主要因素。

        或影響銀行放貸意愿

        中金研報指出,僅對不良貸款(后三類)進行計提的撥備覆蓋率指標有一定不足,但是采用撥備/總貸款指標來衡量撥備水平并不合理,也存在缺陷。

        該指標忽視了銀行資產質量的差異,導致在相同撥備覆蓋率水平的情況下,資產質量越好的銀行撥備/總貸款比例越低。舉例說明,在極端情況下,如果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0%,撥備覆蓋率只需25%,撥備/總貸款就能達到2.5%。

        同時,此舉將嚴重影響銀行的放貸意愿。

        “目前1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為5.31%,而同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為2.25%,存貸差為3.06個百分點。如果將撥備/總貸款要求提高到2.5%,則意味著撥備后的存貸差僅為0.56個百分點,將嚴重影響銀行的放貸意愿!敝薪鹣嚓P分析人士指出。

        中金認為,撥備充足率相對來說是一個更好的指標。

        截至2010年6月末,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撥備充足率分別達到146.4%、125.3%和125.9%,均完全覆蓋了未來可能的信貸損失。(張瑋)

      參與互動(0)
      【編輯:李瑾】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