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購房者觀望情緒濃 部分中介成交量降6成——中新網

欧美日韩激情Aⅴ在线五月天,在线a免费线上看,99re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久久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沈陽:購房者觀望情緒濃 部分中介成交量降6成
      2010年06月17日 15:55 來源:遼沈晚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二套房認定標準落地,使原有的市場觀望情緒更濃。為了讓購房者動心,沈城一些樓盤在端午節(jié)前拋出多種優(yōu)惠,以期促成“白天看樓,晚上看球”場面,但現實卻不盡如人意。持續(xù)的觀望情緒顯然讓部分樓盤“受傷”,鐵西一樓盤售樓員私下表示,他們的午餐由過去15元的“頂好”外賣,變成了現在5元一份的盒飯。

        均價低千元看房人仍少

        進入6月份,許多居民更關注高考、中考和世界杯賽事,端午節(jié)小長假并不被開發(fā)商看好。不過,記者發(fā)現,部分樓盤還是不想錯過這難得的假期,搞起多種促銷活動。

        在于洪區(qū)一樓盤,開發(fā)商表示他們3088元/平方米的起價,是他們的成本價。不過,對這一說法現場的訪客并不相信。而在另一樓盤,開發(fā)商推出免一年物業(yè)費,贈送購房契稅、家電家具補貼。

        昨日中午,和平區(qū)一樓盤售樓處只有9名看房人。售樓員表示他們拿出20多套特價房促銷,總房款只需20余萬元,均價比其他房源低出約1000元/平方米。談及現場人少的原因,對方表示,放假休息、看球賽、天氣不理想等因素影響了客源。

        而在鐵西一家中等規(guī)模樓盤,開發(fā)商表示端午節(jié)沒有任何優(yōu)惠,6700元/平方米的均價已經執(zhí)行很長一段時間,看房人從5月初至今基本保持平穩(wěn),但成交明顯不如5月前。

        該樓盤一位售樓員私下說:“樓盤進賬少了,現在我們午餐都從十四五元一份的‘頂好’,變成5元一份的盒飯,房不好賣,提成那塊不掙錢,聽說渾南那邊的情況好些,我正有心往那邊跳槽呢。 ”

        部分中介成交量降6成

        業(yè)內認為,二手房市場對房市調控政策的反應敏感度超過新商品房,那么沈陽中介又是什么切身感受呢?

        智虹中介負責人趙貴武說:“端午小長假來看房的人和周末一樣,沒有好轉跡象。樓市調控政策后,我們的交易量就進入一個低谷,直至現在,成交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六成左右。 ”

        趙貴武表示,樓市受政策影響明顯,現在的狀況是去年末取消稅費優(yōu)惠,和今年頻出的樓市政策,以及房產稅預期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但如果有利好政策出臺,樓市又可能出現迅速火爆。

        一品牌連鎖中介人士透露,截至昨日下午4時,他們的店面在端午節(jié)期間只有一套房源簽訂交易合同,因為二手房交易隨機性強,并不好評判端午節(jié)日市場如何,但目前整體呈弱勢。

        而來自沈陽市房產交易中心的信息顯示,今年5月沈陽二手房轉讓面積61.26萬平方米,同比減少0.08%。

        超5成受訪者認可房價四五千

        在端午節(jié)前,某房產專業(yè)網站發(fā)起針對端午小長假購房意愿調查,顯示了目前人們觀望心態(tài)趨濃。這份調查結果是,61%的被調查者明確表示不會在端午節(jié)期間購房,只有不足8%的被調查者考慮在端午節(jié)購房。

        調查同時顯示,房價是影響購房意愿的首要因素。目前,沈陽房價在同等城市中排名靠后,盡管如此,仍舊有大部分被調查居民認為房價高。其中,38%的被調查者認為房價太高無法承受,而約54%的認為房價比較高,只有不足8%的認為房價合理。

        對于房價的理想心理價位,超過50%的被調查者期望是每平方米4000元至5000元,而不足一成的被調查者理想價位為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記者 胡海林)

      參與互動(0)
      【編輯:林偉】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