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974年5月10日至1975年6月14日為辭賦詩詞閱讀期。這期間共校點注釋了包括庾信、謝莊、謝惠連、江淹、白居易、王安石、陸游、張孝祥、陳亮、辛棄疾、張元干、蔣捷、薩都剌、洪皓、湯顯祖等人的辭賦、詩詞、散曲共35篇。
從1971年春天起,毛澤東的健康狀況明顯下降。1974年春,毛澤東又患了老年性白內障,1975年7月23日,動了手術。1974年5月10日,毛澤東布置注釋的“大字本”庾信的《枯樹賦》、謝莊的《月賦》、謝惠連的《雪賦》、江淹的《別賦》、《恨賦》,集中地反映了他晚年的感情和心態(tài)。
《枯樹賦》的寓意十分明顯,毛澤東聯(lián)想到飽經(jīng)風吹雨打、水火摧殘、蟲蛀鳥啄的老樹“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的慘狀,從心底里發(fā)出“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喟嘆。《月賦》寄寓的是“悄焉疚懷,不怡中夜”的凄情,可以想象毛澤東長夜不寐、百感交集的情景。毛澤東愛雪,不論是在陜北抒發(fā)“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懷,還是在中南海不忍踩碎瓊玉的清賞,都反映了他對冬日皚皚白雪的熱愛與贊美。閱讀《雪賦》也是一種寄托,但它是在“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云繁”時,“梁主不悅”的感傷型的寄托。《別賦》中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則抒發(fā)了“摹暫別之狀,寫永訣之情”的哀傷;《恨賦》中的“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則是另一種傾訴。
毛澤東一生喜愛梅花。晚年由于健康原因,詩興衰退了,然而傲霜斗雪、高潔芬芳的梅花,仍寄托了他的理想人格和高尚情操。洪皓的《江梅引》(1975年3月21日布置)、蔣捷的《梅花引》(1975年4月11日布置),就是毛澤東尋求精神寄托的產物。
烈士暮年,志在千里。毛澤東選讀了湯顯祖的《邯鄲記》中的“度世”(1975年3月21日)。王安石有一闋《桂枝香》(1975年4月4日布置印制),表達的意思與此相同:“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彼鑿埿⑾榈摹读莞桀^》抒發(fā)情懷:“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成為撫慰毛澤東壯志未酬的作品:“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賀新郎》)“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水龍吟》)“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水調歌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他雖在養(yǎng)病,還是關心國事:“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漢宮春》)但畢竟歲月不饒人:“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破陣子》)。(以上七首詞均為1975年4月4日布置)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坎坷滄桑的老人好回憶過去:“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1975年4月11日布置)
“大字本”第三階段最后的兩篇,一篇是吳潛的《滿江紅》,還有一篇是吳錫麒的散曲《梧桐樹》(一舸),時間是1975年6月4日。同上述兩篇同時布置注釋的,還有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可能是因為內容太消沉,后來又刪去了。
以后,“大字本”不再注釋。前后近四年的“大字本”古籍注釋工作至此告終。
文/劉修明 摘《當代中國史研究》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