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何以難覓新秀蹤影? 評委:認知不足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日前正式公布,雖然在本屆茅獎的名單中看到了更多元化的文學審美,但依舊是五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斑@一屆評獎一如既往地穩(wěn)妥,照顧到了方方面面,一定要說有什么遺憾,可能是沒有照顧到年輕新銳的寫作力量吧。”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現(xiàn)在的文壇逐漸分化,70、80后作家?guī)缀醣慌懦庠趥鹘y(tǒng)的文學批評之外!
為什么如今的文壇新秀們難以躋身主流文壇?作為23名評委中唯一一位70年代出生的評委,謝有順也是首次參加茅盾文學獎的評選,他認為內(nèi)外的很多因素都決定了這一點,“從外部的原因來說,70、80后的作家面對很強的來自前輩們的壓力,‘文革’后期,80年代出現(xiàn)了一大批的作家,他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很多人成名之后還有很長的創(chuàng)作生命,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成了我們文壇的標本,新人的出現(xiàn)就比較困難,同時這個時期的作者也遭遇了商業(yè)化、市場化的沖擊,他們被擠壓在夾縫中生存,很多人還是在堅守純文學理想,但是聲音卻日漸微弱;從內(nèi)部的原因來說,與老一輩的作家自覺地向文學大師和傳統(tǒng)那里學習精華相比,新一代的作家對自我的認知不足,他們對世界很多的認識是碎片化的,但是他們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割斷跟歷史的聯(lián)系是不行的,傳統(tǒng)文學不會后繼無人,也許不會再一批批地那樣出了,但還會有些個體能凸顯出來!
對于一些被公眾所熟知的新生代作家,諸如韓寒、張悅?cè)唬x有順更與很多老一輩的評論家觀點不同,“雖然受到了商業(yè)化的影響,但是我不認為他們是在為市場寫作,他們的很多文學觀念是相當純粹的,他們身上所展現(xiàn)出的才氣也是值得肯定的,他們的語言很好,比很多大家初登文壇時寫的語言都要好,當然按照老一套的文學批評程序的理解,他們的作品微不足道,我想要真正理解他們的作品,需要新的文學觀念的注入!
【編輯:張中江】
相 關(guān)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