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中新網(wǎng)保定7月26日電 (呂子豪 李躍欣) 河北省安國市兩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晚年實施了一項“紅色工程”——自費復(fù)制英烈紀念碑,使很多建于四、五十年代、年久失修、即將消亡的英烈紀念碑,得以“立傳”,以作為永久性的紅色文物,教育后人。 河北安國有著抗戰(zhàn)愛國的光榮歷史,在那些風(fēng)雨硝煙的日子里,無數(shù)英雄兒女為正義獻出了生命。因此,英烈紀念碑也成為了該市一個特殊的紅色文物。 安國市退休干部趙振友看到很多英烈紀念碑因日久年深,石碑風(fēng)化脫落,碑面文字、圖案模糊難辨,如不及時搶救,將失去其應(yīng)有的紀念意義和教育后人的重要作用,于是在二00六年二月,他找到戰(zhàn)友陳振彬,商定共同復(fù)制英烈紀念碑碑文、碑圖。 一年多來,兩位老人走遍了全市一百九十八個村,行程七千五百里,復(fù)制碑面一百二十五座,抄寫碑面一百三十九座,繪畫碑圖一百三十幅三十五個造型,抄寫碑文一百一十篇,謄寫贊頌英烈對聯(lián)一百三十三副和英烈事跡約十萬字,搶救碑文二十二篇,糾正碑文錯別字十六處,為修繕和恢復(fù)紀念碑原貌提供了切實的依據(jù)。同時,他們還寫出了保護和修繕紀念碑的建議,受到當?shù)卣嘘P(guān)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目前,政府有關(guān)部門正在歸納整理這些珍貴資料,準備出版,以作為永久性的紅色文物,教育后人。 |
|
專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 |
10縐掑悗 欏甸潰鑷姩璺寵漿鑷?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涓柊緗戦欏?/a>
鎮(zhèn)ㄥ彲浠ュ幓榪欓噷鐪嬬湅~
|
【關(guān)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wù)】-【圖片庫服務(wù)】-【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wù)所 趙小魯 方宇 |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