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奴役和屠殺都沒有做到的事,薩科齊金錢開道的補償式驅(qū)逐更難做到。
最近,被稱為“世界的自由居民”的吉卜賽人,受到法國政府的新一輪驅(qū)逐。法國政府宣布,將在未來3個月內(nèi),拆除300處吉卜賽人居住的“非法營地”,并將遣送700多名吉卜賽人回原籍國家,所有遣返者成人可得到300歐元,未成年人得到100歐元的補助。
在人類歷史上,吉卜賽人一直是有著鮮明個性和文化色彩的奇特民族,在不同語種的國家,這個民族有著各不相同的名稱。英語國家叫他們吉卜賽人或羅姆人,法語國家和俄羅斯、意大利等國稱他們?yōu)榇膶,西班牙語國家又叫他們吉坦人。這個民族幾乎從“誕生”之日起,就無數(shù)次遭受流入地政府的歧視、迫害、驅(qū)逐、囚禁,甚至被集體奴役和屠殺。然而,這一切都沒能改變他們的流浪文化。
實際上,對每一個吉卜賽人來說,不自由,毋寧死。吉卜賽人從來沒有目的地,也沒有終點站,自始至終拒絕被任何定居文明同化,流浪漂泊是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通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普希金的《茨岡人》,以及印度歌舞影片《大蓬車》、墨西哥電影《葉塞尼亞》等,成為中國人文化生活的經(jīng)典記憶。
那么,法國政府為什么驅(qū)逐流浪的吉卜賽人?法國政府公開表示,300處吉卜賽人居住的“非法營地”,是“人口販賣、低居住標準、剝削兒童、乞討、賣淫地的罪惡溫床”。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也公開表示,吉卜賽人聚居地是“毒品販賣和嫖娼等非法活動的溫床”。然而,只要翻開法國著名史學(xué)家若茲·庫貝洛的著作《流浪的歷史》,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說法只不過是歷史的無聊翻版。
在法國的吉卜賽人主要來自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因此吉卜賽人可免簽證進入法國。歷史上,吉卜賽人也是法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影響了法國文化乃至整個歐洲文化。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塑造的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就是典型形象。通過藝術(shù)作品,人們也可以感受到,吉卜賽人這一富有個性和熱情的民族,并非沉默無聲地行走流浪,他們對文明社會的影響有目共睹,他們?yōu)榱俗杂刹恍缚範幍木窀钍廊烁袆印?/p>
薩科齊政府驅(qū)逐吉卜賽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拉“替罪羊”,討好右翼選民,備戰(zhàn)2012年總統(tǒng)選舉。然而,這不但有損法國“人權(quán)之母”的國家形象,而且破壞了歐盟境內(nèi)人員自由往來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吉卜賽人不可能因此而被徹底驅(qū)逐出法國。歷史上的奴役和屠殺都沒有做到的事,薩科齊金錢開道的補償式驅(qū)逐更難做到。
對吉卜賽人的態(tài)度,雨果和薩科齊相比,誰的價值觀更久遠?答案不言而喻:信雨果,別信薩科齊。
周欽(旅法作家)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相關(guān)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