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都說世上沒有后悔藥,不過,一個“有望出臺”的消息卻可能顛覆這一觀念:網(wǎng)絡或電視購物30天內(nèi)可無條件退貨。近日,記者獲悉,已頒布了16年的《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簡稱《消法》)正式進入二次修改程序,從最新修訂稿可清晰看出新《消法》今后的改革方向。而“后悔權(quán)”概念是這次《消法》的一個修改意向。
記者看到,《消法》修訂稿第九條新增:對通過電話銷售、郵售、上門銷售等非固定場所的銷售方式購買的商品,消費者有權(quán)在收到商品后三十日內(nèi)退回商品,并不承擔任何費用,但影響商品再次銷售的除外。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參與《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修改研究工作的劉俊海披露,引入“后悔權(quán)”制度反映眾多消費者包括部分商家的心聲,很多法學界人士也認為有必要將“后悔權(quán)”制度納入《消法》。
據(jù)了解,“后悔權(quán)”法律上稱為“消費者猶豫期或冷靜期制度”,是指消費者在合同成立并生效之后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或撤銷合同的權(quán)利。
上海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冬告訴記者,購買商品能無條件退貨,是體現(xiàn)《消法》對消費者權(quán)益傾斜性保護的原則,如果真能對商品實行無理由退貨,那將改善消費者的弱勢地位,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商家玩花樣,使市場秩序更合理。
不過,也有人指出,“后悔權(quán)”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必須要有具體的標準和監(jiān)督機構(gòu)。“如果消費者找商家退貨,商家不同意,由哪個部門來保護消費者的后悔權(quán)?”市民吳先生說,如果一旦有了“后悔權(quán)”,可能有很多人更加不理性地消費,直接導致交易的不穩(wěn)定性。
劉俊海同樣聽到了質(zhì)疑聲,他表示,當前許多消費合同糾紛恰恰是由于沒有“后悔權(quán)”制度而導致的。而有了“后悔權(quán)”制度,消費者原則上可通過非訴訟手段恢復之前的財產(chǎn)狀態(tài),進而減少消費糾紛和不和諧因素。“商家被‘后悔權(quán)’所制約,賣東西時就不敢采用忽悠方式,必定會大大降低‘后悔權(quán)’的行使頻率。”他說。(記者 潘潔)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